人教版语文七上 第三单元写作《写人要抓住特点》导学案
第三单元写作
《写人要抓住特点》导学案
侣俸中学 陶鸿中
导学目标:
1. 初步掌握人物肖像、语言、动作、心理描写方法的要点。
2.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来写人物的写作技巧。
3.培养学生细致观察、生动描写人物个性特点的能力。
导学重点:
1.学习通过观察和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。
2.初步掌握人物肖像、动作、语言、心理描写方法的要点。
导学难点:
1. 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写作训练中。
2.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、用心感受、生动描绘的能力。
导学课时:3课时
导学步骤:
第一课时 (总第51课时)
导学要点:
1、细心观察,捕捉特点
2、运用外貌描写,突出特点
一、导语
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,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。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“千人一面”,“众口同腔”。这样的作文,了无新意,让人产生视觉疲劳,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。 那么,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站立起来,走动起来呢?今天,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,帮助大家走出“大众化”、“概念化”、“脸谱化”人物描写的误区。把“这个人”写“活”,写成“他自己” 。
二、写作导引
(一)细心观察,捕捉特点
1、观察下面漫画中人物肖像,谁像谁不像,你来评判!
提示:春晚小品《不差钱》表演者:赵本山、毕福剑、小沈阳、毛毛。作者抓住了他们容貌各自的特点:赵本山那富有喜剧色彩的旧得卷了舌的 “老解放帽”,一身农民的打扮。毕福剑大鼻子,大嘴,小眼睛,头发就是“毛寸”,整得还挺时髦的。小沈阳三七开的发型和女士的打扮,尤其是他那身穿跑偏了的苏格兰裙子。
2、技法点拨
(1)仔细察看。即通过耳朵、眼睛等感官直接感知、摄取人物在外貌、语言、行动、心理各方面的信息。
(2)比较差异。可以横向比较,即观察“这个人” 与其他人之间的细微差别。
(3)筛选特征。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,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细节。
3、观察练习